今天要講的書是由 Jutta Eckstein、John Buck 編寫的《Company-wide Agility with Beyond Budgeting, Open Space, Sociocracy: Survive & Thrive on Disruption》。
會買這本書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想去面試 Titansoft 的 Scrum Master,而這本書正是前總經理 Yves 所譯與推薦,所以就抱著好奇以及認為自己應該要了結之下去閱讀。
這本書對於當初的我來說是滿難懂的,因為我只聽過敏捷,什麼超越預算模型、開放空間技術、全員參與制的,對於當時的我都是新名詞,更遑論書中還會提到的其他流派。而我也只是努力去理解書中字面上的意思,在還沒有清楚脈絡下的去建立一個模糊的影響。
像是我對於開放空間技術的嚮往,這也是我喜歡的價值觀。從學生時期就在社團裡闖蕩、辦活動,到大學時開始積極參與各技術社群,被大家的熱忱所感染。我滿喜歡書中提到的:「開放空間原則則反映了開源軟體的核心」在開源界受益良多的我,也能從開源的文化去聯想開放空間技術大概是如何。但是透過這本書我也只是知道他的好,卻不知道如何操作。直到我後來真的來到 Titansoft,透過同事介紹,以及有幸在去年 11 月公司內部活動去主持,才算是真正有所感受。
而全員參與制對我來說就像是個理想國,我覺得圈圈和雙連結的機制很有趣,沒想到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去建立組織的溝通。但到了認可決我也只是知道他是從追求同意到指追求不反對,但該怎麼進行或是細節概念就難以想像。
至於超越預算模型,當時的我可能被名稱誤導了,一直以為是一個新的規劃預算的方式,從頭到尾都沒很了解,只有一些很粗糙的想像。
但還好,他在講 BOSA 的四大價值時,又感到回到認知的世界,因為這也是敏捷在講的。透過敏捷去建立連結,暸解其他三大流派對於自組織、透明化、顧客導向、持續學習這些價值的關係。
這本書另外給我一個非常深刻的收穫是後面提到的 23 個探索,這些探索都是以問句形式存在,讓我不由得去反思,而這些探索下面都擁有「背景」、「假設」與「實驗」。裡面其實有滿多被視為正確的觀念,他也會用探索的形式去講述,而不只是去推廣而已。它讓我聊解到再怎麼好的方法、架構、模型,都應該要透過假設與實驗去驗證他是否有效,而不是一昧的推廣和導入。當時讀完這本書,我很尊崇的把這 23 條探索抄錄在便利貼上貼在書桌牆面,讓我可以想起這些收穫與思考這些探索。
身為一個 Scrum Master,多數時間是以服務團隊為主。正如昨天提到的三個層次,以及我還停留在第一個層次,這本書對我來說就是提高去透過組織層面思考的層次。我認為還看不懂的我,除了沒聽過這些流派,再來就是還沒習慣用轉型組織的思維去思考。所以這本書是給我滿多這類刺激的。
這本書裡帶給我的疑惑,很多是讓我保持好奇。而這些好奇也終於在我於 2019 年 5 月開始任職於 Titansoft 後,逐漸獲得答案。這是一間 Being Agile 的公司;我們也有在部門裡面讓各團隊透過全員參與制去建立雙連結;正如前面所述,我也獲得了機會去嘗試開放空間技術。到了此時,寫文章前去複習這本書時,有種換了一個世界、不同維度重新去看的感覺,難以言喻的心情,但也很高興來到這間公司獲得了這麼多學習。
這本書大概就是我待業期間所閱讀與敏捷有關的最後一本書了,而閱讀敏捷大概也就這這裡。到今天為止,就是我一路走來從工程師到 Newbie Scrum Master,再到 Junior Scrum Master 的學習歷程。